目前分類:健康園地+OTT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例一休新制將帶動診所掛號費調漲!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曾梓展昨晚證實,全台各地已經有許多診所計畫提高掛號費,以他的診所來說,掛號費也漲至180元,光是台中地區,未來可能有3至5成診所會漲價。曾梓展則呼籲,政府若能恢復「假日醫師調劑權」,應對診所假日開診率有幫助。
 周六上班 成本多1萬5
 醫師林釗尚說,單以藥師時薪350至400元計算,每診給薪原為1100至1200元;但新制度上路後,周六上班前4小時要多給2100元、後4小時要多給2333元,再加上晚上上班2小時增加2333元,藥師上周六班就增加6766元;護理師周六上班多2700元,以小診所1名藥師、3名護理師的配置計算,每月增加6萬支出。
 成本受不了 假日漲價
 「單人醫師、單人藥師經營非常困難,除加班成本大增,藥師及護士不願假日上班,勢必縮減門診時段!」曾梓展說,台中地區目前周六看診率約8成、周日為18%,但一例一休實施後,未來假日看診者可能減少,或只能以調漲掛號費降低衝擊。
 另有醫師指出,一例一休上路後,診所人事成本增加約11~13%,如果不從調整掛號費來支應,只能自行吸收,撐不下去的只好關門,最終權益受損的還是病患。
 醫師魏重耀無奈說,掛號費已經10多年沒漲了,但近幾年藥品漲幅有2至5成,掛號費調漲實在是因一例一休衝擊太大,政府應早日修改不合宜的法規。
 宜蘭縣一名不願具名的醫師透露,宜蘭的診所意見分3派,一派不調整掛號費;另一派則傾向周六、日、國定假日調漲;還有診所醫師認為應該不分平假日,都調漲掛號費。他說,大部分診所掛號費約10年都沒調整,長年維持100元,一例一休使得成本增加,才會有調漲聲音出現。
 普遍化漲價 衛福要查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中央社網站

常常睡眠中斷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引發肥胖、脂肪肝、肝硬化,甚至癌症等疾病;專家建議晚餐不要吃太油、太酸、太辣、太鹹的食物,更不宜吃太飽,睡前3小時也不宜過量飲酒。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導,每年全世界約有70萬新的肝癌病患產生,估計2016年在美國有約2萬7000人因為肝癌死亡,其中男性占約1萬8000人,女性約9000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類的生理時鐘(circadian rhythms),掌管著所有細胞的生理協調配合及肝臟細胞新陳代謝功能,更因為肥胖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FALD),是目前21世紀造成肝細胞癌化(hepatocelluar carcinoma, HCC)的一個主要的危險因素。

毒物專家、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吳家誠表示,當常常睡眠中斷而無法得到優質的睡眠時,雖然沒有造成基因性的突變,但科學發現這樣的情況,會造成至少有掌管細胞生理時鐘協調性的五個基因群,受到直接干擾,這與造成肝細胞癌化(HCC)的一些基因訊息模式相當吻合。

除此之外,根據2016年國際癌症細胞期刊的報導,發現這些基因訊息的錯誤調控也影響了膽固醇與膽酸代謝的途徑,而這兩大類物質,也是維持肝臟正常功能所必須的關鍵生理化學成份,它們的代謝途徑如果受到影響,將會直接影響肝臟正常運作所需要的生化反應。

更重要的是肝臟細胞內的膽酸受體,與肝臟細胞核中用以察覺毒性物質的感知受體(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 CAR)等,也會受到直接的干擾與影響。

所以常常睡眠中斷無法獲得優質睡眠時,這些重要的細胞受體都會產生功能性錯亂甚至喪失,如此更無法維持肝臟解毒機能的基本功能,對於人體的健康將造成延續性的重大的影響,甚至引發其他疾病或是肺癌等癌症的產生。

他指出,可以想像,藥物合成科學對未來治療脂肪肝、肝硬化與肝癌的藥物開發,可能配合調控與引發上述相關細胞受體的正常功能,以進行藥物合成的設計。

吳家誠指出,基於人類長期演化的過程中,生活在有白天與黑夜的交替環境中,我們的生理時鐘早就透過演化的設計與調控而建立,如果不能順著這樣演化過程產生的生理機制生活,企圖做劇烈或長期性的更改,當然會引發生理上不良的效果,所以每天良好優質睡眠的維持,絕對是保持健康重要的一環。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早安健康網站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上半年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大腸癌罹患人數位居榜首,第八度奪冠。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人數直直攀升,罹患大腸癌機率甚至是全球第一。而因為飲食西式化、生活習慣改變,大腸癌人數也逐年增加的日本,也十分重視大腸癌問題。

日本TBS生活情報節目《サタデープラス》(SATURDAY PLUS)製作了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大腸癌罹患率排行榜,並請來專家解析了各地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如何打造不罹癌的健康生活!

大腸癌預防勝於治療 維持腸道健康最重要

日本與台灣相同,近年來大腸癌罹患率逐年攀升,四十年來就增加了7.4倍,日本名醫、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小林弘幸指出,大腸癌的發病擴散速度相對來說比較慢,檢查也較容易發現,因此最重要的是知道大腸癌的風險以及如何預防,讓腸胃保持健康,讓腸胃有良好的蠕動、並重整腸道環境。

而根據調查,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大腸癌罹患率排行榜,「最不容易罹患大腸癌」的第一名為愛媛縣、第二名熊本縣,第三名則是滋賀縣。並列倒數第一的,則為青森縣和沖繩縣。過往青森縣就因為縣民嗜吃碳水化合物、運動不盛行而榮登過壽命最短的縣市,而沖繩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相當不利於腸道健康。

愛吃肉不吃菜 不愛泡澡有害腸道健康

根據統計,沖繩的牛排館數量為全國第一,從早到晚都十分喜歡吃肉,與之相比飯桌上卻沒什麼蔬菜,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此外沖繩有著以車代步的習慣,摩托車、汽車都比其他縣市還多,造就了運動量不足。

((下一頁告訴您,大腸癌罹患率最低的日本愛媛縣縣民都怎麼吃?))

再加上沖繩人沒有泡澡的習慣,原本泡澡是能夠讓副交感神經切換成優位狀態,活化腸胃的好時機,如果只沖澡的話會讓交感神經處於優位,讓腸道蠕動變得緩慢。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早安健康網站

照鏡子時,發現臉上的小細紋和斑點增加了、嘴唇容易乾燥脫皮、指甲的顏色變白,變得怕冷、有虛寒體質,臉和手腳變得容易水腫...以上症狀只要符合一項,就有毛細血管不健康的可能性!雖然很少留意,毛細血管是佔了全身99%的血管,隨著生活習慣和老化,體內毛細血管數量越來越少,60歲時與20歲相比,毛細血管數量少了4成,無法輸送氧氣和營養,會造成身體器官機能低下,氣喘惡化、浮腫、鬆弛,肝腎機能降低,骨質疏鬆,也是造成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透過兩個毛細血管健康法,一週反轉毛細血管健康!

毛細血管輸送營養和氧氣 隨老化而消失

日本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情報傳達分野教授.高倉伸幸醫學博士表示,毛細血管是連結動脈和靜脈的細小血管,以網狀的型態將氧氣和營養輸送全身,並且回收老廢棄物和二氧化碳。

密布全身的毛細血管十分纖細,因為細胞壁而呈安定狀態,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細胞壁逐漸剝落,毛細血管變得脆弱,最終就會完全消失。

導致肝腎機能降低、恐失明失智

失去了毛細血管輸送的營養和氧氣,肌膚就開始乾燥衰老,而流經器官的毛細血管減少,也會導致內臟機能的低下,例如肝臟、腎臟以及肺部原本都是有許多毛細血管的器官,上了年紀後變得不太能喝酒,起因就是因為肝臟的毛細血管減少,機能變差,此外也會導致腎臟疾病、骨質疏鬆、失智。

 

原本毛細血管為了將營養和氧氣輸送給周遭的細胞,會適度地滲漏,然而細胞壁剝落之後,機能降低,皮膚下的毛細血管過度滲漏,會導致水分囤積,造成臉和手腳的水腫,肺部滲漏會造成氣喘惡化、網膜的毛細血管滲漏有失明的危險性,而腦部的毛細血管滲漏有害物質,也是造成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

《毛細血管健康狀態小檢測》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幾十年前,在台灣大街小巷最常聽到的問候語。如今,越來越多的下午茶店、高級餐廳進駐台灣各地,吃不吃得飽在台灣已不再是個普遍性的問題。

然而,飢餓的問題解決了,卻有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產生─「食物浪費」。

圖片來源

食物浪費,正名應該為「糧食浪費」,包括食物損失與食物浪費兩大類。其中兩者可簡單以「市場」作為區分。在糧食進入市場前,即生產、加工和運輸期間造成的損失,稱為食物損失。當食物進入市場後,即銷售和消費階段造成的浪費,則稱為食物浪費。

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糧食浪費和我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想直接針對與我們生活最相關的「消費端」,與你分享目前台灣消費端食物浪費造成的後果與深遠影響。

全球每年浪費1/3的食物,而這足以餵飽13億人

根據亞太糧損資料庫2011年的統計,台灣消費端一年產生189萬噸廚餘。若換算成一天的量並將之放入90公分高的廚餘桶,則可堆疊成70座台北101,別忘了,是僅僅一天。

於此同時,根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10秒鐘就有一個孩童死於飢餓。在台灣,弱勢家庭的孩童在一天當中,往往僅能透過學校免費的營養午餐獲取所需能量,這種有一餐沒一餐的情況到寒暑假更是嚴重。撇除這些道德問題,食物浪費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將陷你和你的後代於不利之中。

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水和加速全球暖化

在台灣,十元買不到一杯養樂多,卻可以買到一千公斤的水;從小老師也教我們台灣年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兩倍多,便宜的水價和驚人的雨量讓台灣人有種水資源用之不盡的錯覺。但深入探討,因為陡峭的地形、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台灣每人可獲得的用水量,僅有世界平均的六分之一,是全球第18名缺水國家。回想一下,近幾年停水的頻率是不是比以往「有感」許多?面臨可能沒有水用的窘境,我們浪費的一塊牛排卻損耗7000公升的水,一個漢堡也需要2400公升的水。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三立新聞網

受到東北季風所帶來的冷空氣影響,這幾日的天氣都冷颼颼的,因此不少民眾都紛紛到火鍋店用餐,好讓身體由內而外的暖呼呼。不過一名女大生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和中國大陸同學相約去吃火鍋,沒想到就當她要喝火鍋湯時,陸生竟阻止並告訴她,在大陸大家都不喝湯,因為「太油而且有毒!」聽到這番言論讓原PO直呼傻眼,但更讓她訝異的是,陸生們異口同聲的問:「台灣人喝火鍋湯?」

事後,大陸同學向她解釋,為什麼大陸人吃火鍋都不喝湯,那是因為湯太油且有毒!聽到「有毒」這句話,原PO馬上傻眼,並在心裡碎念這形容詞也太浮誇了吧?就當她以為是彼此的飲食文化不同時,陸生們卻反過來很驚恐的問她:「台灣人喝火鍋湯?」女網友將一切經過分享到Dcard,不少網友雖然表示也會喝火鍋湯,但也有不少人認同陸生說法,表示火鍋湯真的不建議多喝,特別是有痛風的人

其實許多營養師都會建議民眾吃火鍋儘量不要喝湯,很多人都會誤解,湯集結了所有的「精華」,喝下去是賺到、很補,但其實很傷身體!已故的毒物科權威林杰樑的妻子譚敦慈就曾分享過,「湯不是營養含量高,而是易累積毒素,所以儘量不要喝湯。」火鍋在高溫下煮那麼長的時間,不少食材等所含的重金屬、化學物等全溶在湯中,短時間內也許不會造成副作用,但長時間累積下來還是有害健康,甚至致癌。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不是中老年人專利! 36萬青壯高血壓大軍,近24萬自己不知道

高血壓平常沒有明顯症狀,是典型的沈默殺手,因此民眾常會忽略,過去民眾常認為高血壓是中老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但依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39歲的青壯年有超過36萬人罹患高血壓,而有近24萬人不自知,年輕就帶著會產生中風、心臟病、洗腎的禍因,未加控制,非常危險!

控制血壓從健康生活的量血壓及飲食減鹽做起

國民健康署提供防治高血壓六要點:減鹽、定期量血壓及控制、減重、戒菸、規律運動及節制飲酒。其中減鹽及定期量血壓更是控制高血壓的二大關鍵步驟:
第一招:定期量血壓
1.年輕就養成習慣。
2.血壓超過140/90 mmHg 就應該諮詢醫師。
第二招:飲食減鹽
飲食上攝取過多的鈉,例如加工及高鹽等食品,是造成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體攝取過多的鹽分,更會增加水分滯留於身體組織,增加心臟及腎臟等器官運作的負擔。建議每日鈉的攝取量少於2.4公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減鹽小叮嚀:
1.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2.儘量減少挑選鹽(鈉)含量較高的食材、食品。
3.購買包裝食品前閱讀營養標示的鈉含量。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帶真是好食物, 只要甲狀腺及其他身體相關指數正常的情況下, 鼓勵多吃 !

 

http://www.msn.com/zh-tw/news/other/%E7%8D%A8%E5%AE%B6%EF%BC%8F%E5%90%83%E6%B5%B7%E5%B8%B6%E6%8A%97%E8%BC%BB%E5%B0%84%E6%9C%89%E7%94%A8%EF%BC%9F%E6%AF%92%E7%89%A9%E5%B0%88%E5%AE%B6%E8%AA%AA/ar-AAkouLG?ocid=spartandhp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9811/29 23:30pm

當時北榮OTT小組來電通知緊急手術開啟我重生的新人生(日後會以故事陳述之請耐心等候),當時有人犧牲了, 造就今天重生的我, 雖然當初救我的人, 資料是保密的, 所以我想到用這種方式回饋報恩, 有朝一日, 當初幫助我的人,

我想利用這個部落格的內容,把師長以前教我的整理上去系望能對於閱覽其內容的讀者有所助益與貢獻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地說人在吃了食物後食物會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糖份與其他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進入血液內被傳送到全身供給身體使用

進到血液內的糖分必須借助胰島素的轉換將糖份轉化為熱量才能供給細胞活動全身才能正常的運作

胰島素是胰臟接收大腦指令所分泌的所以當胰臟因為功能減弱甚至損壞時胰島素就會分泌過少甚至無法分泌,造成糖堆積在血液內(就是血糖太高),日子久了,整個血液就會變成又臭又濃稠,只要血液跑到哪裡,哪個系統就會生病(發生病變),這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區分為葡萄糖耐受異常、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胰島素依賴型(IDDM)等三種。

治療方式有分運動、飲食控制、口服藥物控制、胰島素注射控制等方式,必須借助營養師、專科護理師、藥師、主治醫師等各單位的協助,是一種複雜度很高的疾病。

治療方式很不難,但要有耐心,因為要終身治療,絕對不要相信民間直銷輔助食品與未經衛生署認證通過的偏方,除了花冤枉錢,更會延誤而加重病情。

看固定的家庭醫師控制病情,保持固定活動,醫生說不該吃的東西不要吃,這樣才是對的。


克雷柏 - 堅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